新聞中心

  首頁  /  新聞中心

銀行捐款

捐贈協(xié)議書樣本

有關公益救濟性捐款涉稅問題解答

蘇州園林甲天下!我們?nèi)プ菊@找原因

發(fā)布日期:2018-05-28





毛里求斯華夏中文學校的部分師生合影




蘇格蘭愛丁堡漢語教育中心的學生合影




內(nèi)景老師何欣欣




蘇州園林景色欣賞




身處拙政園的外景老師張林




從拙政園看北寺塔




海外華裔學生踴躍展示自己的答案




遠香堂




海外華裔學生的剪紙作品——亭子




甲骨文“亭”字




海外華裔學生畫蘇州園林




海外華裔學生專注于拙政園美景

  5月26日,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和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和華霖投資有限公司資助,恒坐標教育科技集團承辦的“偉大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實景課堂系列之《蘇州園林》在蘇州拙政園正式開課,德國雷根斯堡中文學校、蘇格蘭愛丁堡漢語教育中心和毛里求斯華夏中文學校的學生觀課并參與了實景互動。

  中國有四大園林,分別是北京的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還有就是蘇州的留園和拙政園了。那么拙政園是如何獲得四大名園之首的名號的呢?帶著這個疑問,同學們開始和身處西安演播室的內(nèi)景老師何欣欣以及身處蘇州園林——拙政園的外景老師張林共同踏上了此次探秘之旅。

  在欣賞完一段蘇州園林美景的短片之后,鏡頭轉向外景,同學們的目光隨著張林老師來至四大名園之首的拙政園。在領略拙政園秀麗風景的同時,張老師為大家介紹了拙政園的建造歷史,組成結構,不同季節(jié)可以欣賞到的不同美景,以“借景”手法納入拙政園景致之一的北寺塔以及北寺塔更名為“知恩報恩塔” 的歷史故事。在這里,同學們不僅欣賞到了歷經(jīng)五百多年滄海桑田依然獨具魅力的如畫園林,還知道了拙政園就是蘇州園林中現(xiàn)存面積最大的古典園林。

  接著,內(nèi)景老師何欣欣通過“真假猜猜猜”的游戲對學生們剛才聽課的掌握程度做了檢測。這個以不同的肢體動作為不同答案的答題游戲讓同學們興奮不已,課堂氣氛非?;钴S。

  隨后,鏡頭回到外景地拙政園。這次張林老師帶領同學們更深入的觀察了拙政園的多處不同景致,讓大家認識了園林建造中常見的亭、臺、樓、閣、榭,知道了如何從建筑結構和功能作用上去區(qū)分它們。同時,大家還來到了拙政園的標志性建筑——遠香堂,并通過張老師的講解,了解了古代的待客之道和房屋冬暖夏涼的建筑技巧,明白了園林建造中圓拱門、假山等重要組成部分的特殊寓意、文化內(nèi)涵和作用。

  緊接著,何欣欣老師帶領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了亭子,并學習了象形漢字“亭”的演變史。此外,何老師還為大家講解了南方園林與北方園林在文化體現(xiàn)和外形上的區(qū)別。

  伴隨著動聽的蘇州民歌《茉莉花》,本節(jié)實景課堂又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在優(yōu)美的旋律帶動下,學生們打著節(jié)拍輕聲唱和。通過這節(jié)課,大家欣賞到的不僅是匠心獨運的園林設計藝術,更懂得了拙政園之所以能成為四大園林之首與其高超的造景藝術和文化底蘊密不可分,同時也對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文化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

  課后,蘇格蘭愛丁堡漢語教育中心的老師還特別表示,雖然孩子們的中文并不流利,但在課程結束后,他們還是追著老師詢問下一次實景課堂什么時候可以上。毛里求斯華夏中文學校的老師更是高興的說,孩子們通過實景課堂學習,真正理解了東道主、余音繞梁這樣的詞匯,而這正得益于外景老師結合實景和史實的解說!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基于全新的教學模式,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為海外華裔學生提供了打開中華文化大門的鑰匙。與傳統(tǒng)口述、圖片、視頻授課方式不同,實景課堂教師身處實景環(huán)境之中,依托實景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通過現(xiàn)場觀察去探索世界,使中華文化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課本上、文字里,而是跨越時空,立體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全世界的華裔青少年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遠程實時共同學習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知識。

返 回

版權所有?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 ? 京ICP備19005412號-1